top of page

社團法人雲林縣身心靈健康關懷協會

多元就業開發方案

糧莘庇護農場(社團法人雲林縣身心靈健康關懷協會)

糧莘庇護農場
從產地到餐桌,食在安心,給身障朋友就業機會。
糧莘庇護農場業於107年1月18日設立完成,坐落在雲林知名景點古坑綠隧道前,糧莘庇護農場成立於107年以種植紅藜及苦茶油樹為主的農場,農場面積為一甲二分通過慈心有機驗證,朝有機農業發展。
糧莘庇護農場為雲林縣政府立案第5家庇護單位,成立的時間雖不長已積極朝身障休閒農場邁進。
糧莘打造適合身障朋友工作的環境,希望身障員工可以在農場中學習到更貼近就業市場的技能,例如訓練智能障礙的朋友學習導覽解說、透過口語、膽量訓練及重度多重障礙朋友才藝表演讓身障朋友有機會能夠站上講台。為環境教育發聲也培養出自信與尊嚴,從工作與社會化訓練中讓身障員工習得工作獨立及培養生活技能(農場提供團客的食農風味餐-紅藜料理為訓練身障員工烹飪技能的成果逐步訓練獨立與強化自助、競爭的能力)。
營運模式
非營利組織
因為不接受捐款,努力建立糧莘的口碑,提升銷量。積極參與各類行銷課程,期望提升產品包裝設計及行銷模式,讓顧客買產品不只是買有機、而是買我們的用心、質感、我們的驕傲。
現況與年度成果
以教導代替照顧的方式引導身心障朋友能夠學習一技之長提供給與適應就業市場的機會。重視身障者所需的個別化課程訓練,特別著重在社會化以及個別化引領,不僅培養身障朋友一技之長更能藉由工作所獲得成就感培養出自信與尊嚴。目前身障朋友在農場內工作範圍為農業耕種、飼養家禽、攤展販售、農產品加工代工,學習產銷一條龍的工作。
目前農場由園藝治療師引導設有「糧莘療癒花園」「廚餘回收與蚯蚓農法-環保農圃」等示範區域,積極推廣、提供給來自各地參訪的朋友進行互動式活動體驗,在活動中農場的身障朋友皆擔任示範教學及活動指引等角色,是糧莘活動最大特色之一。
糧莘庇護農場透過個別化職務再設計專業的指引讓身心障礙朋友透過工作訓練投入農場生產、加工及包裝、門市及攤展銷售與導覽等宣傳活動,協助身障朋友克服先天障礙朝「雲林縣有機身障休閒觀光農場」邁進並落實永續經營的夢想。
2020年度、2021年度獲獎紀錄
2020年糧莘苦茶油獲選雲林良品
2020年糧莘有藜禮盒獲選農村好物
2021年農糧署2021銀髮族友善食品(發芽紅藜熟粉)
2021年國產農糧原料常備食品(紅藜香鬆)
社會影響力呈現
消費責任:使用蚯蚓農法、有機無毒耕種的方式,種植台灣有機紅藜(慈心有機驗證)、苦茶樹(無毒驗證)及其他作物,同時也有開設互動式體驗課程,宣導環境生態教育、友善土地種植,透過「看得到、摸得到、吃得到」互動式活動讓更多人知道綠色環保及永續發展的重要性。"

銷售產品

bottom of page